4月24日上午,茂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接受媒体记者提问。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条例》于今年3月29日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将于5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五十三条,对化橘红道地性保护、产业发展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条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针对化橘红道地性保护,从规划、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生产、种植保护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二是对化橘红产业全链条保护、全过程监管。尤其是利用产地标记、台账记录和产品溯源等手段,强化末端零售环节的监管,并设置了法律责任。三是规定了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制度。我市化州因大部分土地富硒富锗,尤其富含礞石,生产的化橘红柚皮苷和野漆树苷含量明显高于国家标准。为推动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建设,《条例》规定依法制定化橘红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四是精细化立法,把《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广东省地理标志保护条例》规定的良种繁育基地、优质生产基地、信用管理等重要制度做细做实,建立了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年报制度和异常名录制度。 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化橘红种质资源保护、种植、溯源、产业园建设等工作情况和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化橘红产品地方标准制定、地理标志管理、检测服务等工作情况和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市卫生健康局负责人介绍了化橘红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的进展情况和贯彻落实《条例》的意见,化州市政府负责人介绍了贯彻落实《条例》、推动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计划。此外,以上单位还分别围绕《条例》规定,结合自身职责回答记者提问,回应社会公众关切。 化州市作为化橘红唯一道地产区,如何抓住《条例》施行的契机引领化橘红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化州市政府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作了详细解答:一方面是用好政策。化州将广泛宣传、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帮助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把好品质关,净化好市场,充分释放化橘红发展政策红利,以政策叠加优势为产业发展增势赋能。另一方面是集聚发展。依托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加快形成“两区两带多基地”产业格局,分别打造化州城产业集聚区、平定镇产业核心区、石湾特色产业带、丽岗康养产业带,推动化橘红产业集群大发展、综合实力大提升。此外还要培育品牌。进一步加强化橘红地理标志等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和运用,树起“化州橘红·胜在道地”品牌IP。同时支持化橘红行业协会设立专门的品牌推广中心,促进化橘红的品牌化经营;支持和鼓励化橘红生产经营者创建品牌,增强化橘红品牌市场竞争力。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室、市直有关部门、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化州市政府有关部门等单位负责同志,省驻茂新闻单位和市直新闻媒体的记者受邀到会。 记者曾金妍 |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