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祥瑞,池飘荷香,夏日胜春朝。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茂名市第十中学600分以上3人,500分以上51人,上本科线以上204人。小东江畔一片欢声笑语,不仅仅是因为这成绩创下了该校和茂南区高考历史最好成绩,更是因为它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村家庭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茂名市第十中学作为由新坡公社创办的“农业初级中学”发展而成的农村学校,近年来,在中共茂南区委、茂南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茂南区教育局指导下,始终凸显基础教育功能,为农村孩子创造幸福,为乡村发展奠基,让孩子们的笑容与理想,在小东江岸边扎根发芽,进而绽放出精彩的人生。 高考团队为考生加油。 聚焦改革创新 聚力乡村文明 茂名市第十中学以超前的思考,充满智慧的灵感,无畏的改革勇气,展示了该校引领乡村文明发展的魄力。 明确办学宗旨,用学校文化引领乡村文明。乡村办学,既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传播文明的需要,应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用良好的清风正气助力乡村现状的治理和改变。茂名市第十中学校长李硕根据该校实际,确定了十中的办学理念: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通过加强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今年高考结束后,所有的高三考生在离校前自发做了同样一件事——打扫教室、宿舍卫生,请老师检查合格后才走。得知此事后李硕校长并不惊讶,在他看来,这正是该校学子所具备的习惯品质,让美丽校园成为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的原点和辐射源。 该校学生在第14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奖。 18岁成人礼仪式。 用严谨的管理风格,把乡村学校办成文明绿色的窗口和基地。李硕一向认为,校长与副校长、中层管理干部,不仅是上下级关系,还应是长期合作的伙伴,他们应从善如流,诚心诚意为师生服务,走过的人生轨迹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学校各项制度落实上,李硕更有他坚持的原则:在学校,要让付出多、贡献大的教师受尊重、有地位、得实惠。他牵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从教学质量、班级管理到青年教师成长,再到评先树优、绩效工资发放,坚持运用评价结果激励教师,极大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同时,从办公制度到教学教研,从出勤考核到成绩评价,从学生管理到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建章立制,使每位教职工、学生都有章可循。 先进的办学理念,让该校成为了茂名市优质学校改革创新工程种子学校,带动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广大农村清风正气和一片蓝天。 老师为学生作辅导。 着眼因材施教 创建特色学校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针对十中生源不理想的现状,因材施教,鼓励发展学生特色专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优势潜能成为必须。学生活动是学校特色彰显的有力杠杆,学校团委积极开拓有效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利用传统节日和法定节日开展系列核心价值观教育,如通过清明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进行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开展“18岁成人礼”“14岁集体生日”、入团宣誓仪式,少先队建队等仪式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开展青春主题、生命主题的教育宣誓。 学生在校园阅读。 体艺节之现场绘画比赛。 广泛开展比赛等各种活动,如各种主题演讲比赛、“师生齐双创·唯用一好心”主题系列活动、书画现场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女子三人篮球赛、个人才艺表演秀、专题黑板报墙报评比等,同时该校也是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写作示范学校。 创建了包括摄影社、全媒体学生记者站(茂名日报社)、新苗文学社、书法协会等20多个社团。其中摄影社2017年省校园足球摄影比赛中荣获一项一等奖和三项二等奖;科技创新协会的任秀鹏在省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郑希怡、梁鸿冰在第六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中荣获省一等奖。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学习与交流中大胆展示才华,弘扬个性,展示青年人的特色风采。事实证明,学校的决策是正确的,茂名市第十中学成为了茂名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2021年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这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基层团组织的最高荣誉,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学生记者站成立。 彰显人文关怀 凝聚师生合力 “乡村教育像一位脆弱的儿童,需要你的耐心与关怀,更需要你的责任和担当……”与李硕校长交谈,你会获得许多全新的农村学校的管理理念。 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李硕谈到,教师优秀不仅靠相对优越的“硬环境”,更要靠温馨的“软环境”。教师偶尔出现小的失误,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校长应给予理解、宽容。针对教师能力的强弱,该校建立了一套合理的分配制度,尽管对教师有考核,但提倡多奖励少处罚,让教师有稳定感、安全感,有尊严。李硕每天都与老师沟通交流,尊重包括门卫、后勤等在内的每一个教职员工,从不用命令、驱使的口气给其安排工作,而是面带笑容,以商量的口气,“请您”“麻烦您了”“辛苦您啦……”在这片充满人文关怀的土地上,涌现了一批批的杰出教师代表: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李硕,广东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苏伯勇,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詹记,广东省劳动模范、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容霞等等。 学校足球队在市第五届“市长杯”足球比赛中获奖。 “让农村的孩子能在校园里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有温度的教育,更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李硕校长如是说。学校坚持真情扶贫,结对帮扶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学费,提供生活费补助,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近三年来,该校共资助困难学生6270人次,资助金额累计6664800元;该校学生多为农村留守少年,来自父母的关爱少,学校创建了校园心理咨询室,并组建了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以精心挑选的26位有心理健康教育培训B证以上的“暖心老师”为辅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开展全天候两小时一班轮班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关注学生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楼中厅显眼位置建设了一面“笑脸墙”,师生们灿烂的笑容时刻温暖着每一位经过的学子…… 这种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体现了理解与关怀、尊重与信任、平等与合作的精神,让该校成为了农村孩子成长的肥沃土壤。 学校举行篮球比赛。 致力脱贫攻坚 高考硕果累累 教育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拔穷根”的战役,用文化和智力阻击贫穷和落后,才能从根本上切断贫困进程,以绝后患,让农村的新生代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读大学成为了农村学子发展的一条坦途,而高考则成了那一道绕不开的坎。 俗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用在高考备考上亦是金言。该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高三学生6点起床准备晨读,对此,个别学生有抵触心理。级组领导老师把此现状看在眼里,没有开会反复强调纪律,而是每天早上6点30分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晚上10点半以后到宿舍陪伴学生,谈心说笑,叮嘱他们早睡后才踏着月光回家。一个月后,校园悄悄发生了转变——6点半的教室、走廊、花圃丛中甚至楼梯处,书声朗朗,处处笑靥。 第八届体艺节开幕式。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寻找学生认知规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李硕有过14年的基层教学管理经验,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他推崇“教学模式、方法、技能不可以固定而教条,需根据学情来合理地使用教法,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本着“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育人理念,高三备考团队在高三实行“师徒结对制”,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对象生”,也有自己的“边缘生”,教师对所负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成绩优劣等了如指掌,解决起问题来自然游刃有余。同时,该校高三年级组建了以班主任为组长、以科任老师为组员的备考小团队,要求他们每天碰一次头,了解对象生一天的学习、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查找问题,寻找方法,确定辅导内容和辅导策略。在李硕的带领下,全校师生直面生源劣势,众志成城,奋勇拼搏,创新高考备考,彰显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能力,实现了办学质量的华丽蜕变。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校这几年的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学校获评茂名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二等奖、茂名市初中学校教学质量与控辍保学评价三等奖、茂名市提升高中办学水平项目优秀学校、茂名市教学水平优秀学校、茂名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等荣誉称号。 2021年高考成绩,茂名市第十中学再次传来捷报,我们期待更多同学被重点高校录取,更多农村家庭走上脱贫之路,走向幸福的未来。 茂名市第十中学,紧握乡村教育的船舵,秉承教育的理想与使命,勇立改革潮头,一路乘风破浪,在理想与实践间穿行,勇敢地走出的一条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记者 吴捷 车政谋 通讯员 容霞 詹记) |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