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狱中的日子里,你对我的关心、教育和支持,让我重新找到自我,加深了对法律的敬畏……”近日,阳江监狱十监区副监区长骆运夫收到刑释人员陈某的来信。字里行间,是他回归社会、重获自由的愉悦心情,是立志要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的决心和信心,是对监狱和民警的感恩、感激之情。 加强教育引导 帮助“他”重拾改造信心 陈某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但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他没能守住底线,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被判刑,入狱后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一度消沉,甚至自暴自弃。 阳江监狱采取“一人一策”的个别教育方法,对服刑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方案,通过启发、引导、警示和感化等方法,教育引导其端正改造态度,树立正确的改造目标。通过对陈某家庭情况、犯罪过程、社会经历等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亲情会见、亲情电话、写家书等帮教方式,引导陈某正确面对现实,积极改造。 “积极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家。”通过一次次的个别谈话等教育,陈某逐渐树立起改造信心,从被动接受改造转化为主动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回到家人身边。 挖掘个人特长 鼓励“他”进行漫画创作 “向善、向上,向光而行”“和谐相处,文明改造”一幅幅充满正能量又不失童趣的漫画,张贴在监狱宣传栏里,正是陈某的“大作”。 陈某对监狱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会画画,也写得一手好字。针对他的爱好和特长,监区民警鼓励他参与到监区文化建设中。于是,他拿起画笔,充分利用自己的画画天赋,为监狱创作出了多幅漫画作品。 在监区文化教育熏陶下,陈某的文艺创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用水彩笔创造的改造漫画,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成为了监区走廊文化的亮点,受到民警和其他服刑人员的一致好评。他还帮助监区制作服刑人员“生日墙”,给一起改造的服刑人员送上祝福,并规劝他们要尊法敬法、遵规守纪、积极改造。 写信加油鼓劲 为“他”消除出监焦虑 服刑期间,在民警的教育改造下,陈某遵守监规纪律,积极改造。拿到减刑裁定的当天,陈某回想起过往人生,默默地躺在床上流泪。他在信中提到:即使已经刑释一个多月,依然清晰记得那个中午自己百感交集的激动心情。 然而,临近出监,陈某却有了一种“近乡情怯”的焦虑感,甚至出现了失眠的情况,严重影响改造生活。骆运夫了解到,原来陈某家庭出现变故,担心自己刑释后适应不了社会,也害怕面对亲朋好友的“有色”眼光。 “过去的教训要吸取,但不必纠结……人要面对现实更要往前看,出监后多陪陪家人,好好弥补这些年的遗憾。”为了缓解陈某负面情绪,骆运夫把对他的现状分析和鼓励话语都写在信纸上,让他经常打开看看,给自己加油打气,坚定信心。 “感谢信的字里行间看到了陈某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转变,让人感觉到温暖,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读完信件,骆运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近年来,阳江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充分发挥“矫治塑心”功能,帮助像陈某这样的服刑人员学会自我调适、勇敢面对挫折,以更好的状态服刑改造,进而更好地融入回归后的社会生活。 |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