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民声网 首页 粤西资讯 阳江资讯 查看内容

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揭牌

2024-4-18 10:19| 编辑: 郑晓龙| 查看: 8117| 评论: 0|来自: 阳江新闻网

摘要: 4月16日,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2024年“水稻+禾虫”高质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培训班,在江城区城西街道阮西村举行。记者获悉,博士工作站落户阮西村禾虫科技园后,将进行高产 ...

  4月16日,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2024年“水稻+禾虫”高质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培训班,在江城区城西街道阮西村举行。记者获悉,博士工作站落户阮西村禾虫科技园后,将进行高产攻关,努力实现亩产禾虫300公斤的目标。


  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位于阮西村禾虫科技园,目前主要研究人员是来自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兴汉、杨蔚和司圆圆3名博士。工作站将通过巩固提升禾虫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工厂化人工育苗、“水稻+禾虫”生态种养等方面的生产优势和品牌优势,持续开展国内外禾虫亲本引进、原良种基础群体保存、繁育家系构建、苗种扩繁等研究工作,破解禾虫种源“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退休后回到阮西村,看到家乡有很多丢荒田,于是在2021年成立公司,并引进陈兴汉博士团队,通过“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改良土壤,打造绿色稻米品牌,产出优质禾虫产品。接下来,公司将加大科技投入,并在工作和生活条件上为博士工作站科研人员提供支持,让他们安心在这里工作,不断研发出新成果。


  目前正是禾虫生产高峰季节。记者在阮西村“水稻+禾虫”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看到,不少农户在田间进行禾虫投苗和插秧工作。走到田边,博士工作站团队负责人陈兴汉捧起一抔培育有禾虫苗的泥土,指着上面的小洞说:“这里就是禾虫的藏身之处,放到田里大约半年就能长大成熟。”


  陈兴汉介绍,省里把“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作为新质生产力进行培育打造,阳江作为广东省三大片区之一,成立博士工作站就是为了给禾虫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陈兴汉说,未来几年,博士工作站将凝聚一批高端科研人才,进一步聚焦禾虫人工繁殖及遗传育种、“水稻+禾虫”综合生态学、禾虫营养学、禾虫功能产品开发等方向开展科研攻关。


  “这里就是进行高产攻关的试验田,我们的目标是亩产禾虫达到300公斤。”走到位于阮西村委会后面的一片试验田,陈兴汉给参加培训班的学员现场讲解“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陈兴汉表示,禾虫是土壤卫士,通过“水稻+禾虫”综合种养,不仅能促进农田复耕,增加水稻种植的效益,还能促进土壤改良,一举多得。他带领团队开创或改良了四种禾虫生态增养殖模式:分别是“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海水稻+禾虫”滩涂增殖、“鱼虾+禾虫”池塘立体养殖和大棚工厂化高密度养殖。


  目前,陈兴汉带领团队将这项技术进行推广,直接提供禾虫苗的种养面积超过1万亩,辐射带动种养面积3万多亩,带动禾虫养殖产业产值超6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