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民声网 首页 粤西资讯 阳江资讯 查看内容

雅韶镇笏朝村:毗邻市区的“美食特色村”

2024-4-15 11:54| 编辑: 陈炳秋| 查看: 8160| 评论: 0|来自: 阳江新闻网

摘要: 近日,记者走进雅韶镇笏朝村,一进村口,“玛仔美食街”的引路牌便映入眼帘。路牌的两头,一头连着村委会,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民宅比肩而立、错落有致;一头连着美食街,加宽刷黑的水泥路面平坦舒适,沿着观赏鱼塘前行 ...

  沿着平坦宽阔的美食街一路前行,品一个唇齿流香的豆糠糍,尝一碗口感鲜滑的酹镬罉……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食客。村里12家美食坊几乎座无虚席,络绎不绝的人流给村里带来了活力,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近日,记者走进雅韶镇笏朝村,一进村口,“玛仔美食街”的引路牌便映入眼帘。路牌的两头,一头连着村委会,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民宅比肩而立、错落有致;一头连着美食街,加宽刷黑的水泥路面平坦舒适,沿着观赏鱼塘前行,一个个以烹饪酹镬罉为主的酒楼食肆串成一条风景线。


  “酹镬罉好吃,鲜!”在村里的一号美食坊,食客刘女士正舀起一碗热气腾腾的酹镬罉细细品尝,刚出锅的粉片嫩滑爽口,汤汁香浓鲜美,引得食客流连忘返。“清明假期村里很热闹,店里70多张餐桌全坐满。”店主陈思权在家门口经营店铺已近5年,他介绍,笏朝村酹镬罉美名远扬,2022年,该项烹饪技艺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满足多方食客需求,在做好传统味道的同时,他们不断拓宽菜品,如今生意红火,还提供了不少岗位带动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


  将美食街开到乡村,这是笏朝村乘着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发挥该村传统美食产业优势的顺势而为之举。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村里的美食店越开越多,知名度越来越高,美食街成了该村的“聚宝盆”,与周边华强采摘园、龙湾稻田等景点串联形成了美食观光旅游线路。2023年,该村旅游消费人数超过40万人,拉动消费超过1000万元。


  “村里现在变化大,有吃有玩环境好,日子越过越好!”行走在村道上,记者偶遇了推车售卖豆糠糍的顺姨。作为市级豆糠糍非遗传承人,她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最高峰一天能卖七八百个。“村里几乎每家美食店都订了我家的豆糠糍,不愁卖。”顺姨说,在村里每天的生活也很充实,尤其是看到大家都喜欢她做的产品,感到很开心。


  记者一路行至村委会,琅琅的读书声、集市里的笑闹声、装修文化中心的叮当声,勾勒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幸福画卷。“我们计划把文化中心二楼做成村史馆,一楼是活动舞台,对面楼栋计划做成美食产业文化馆,不仅展示文化,也卖农特产品。”谈及未来,笏朝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美利满怀憧憬。他介绍,当前,该村正加快推进“漆彩渔乡”乡村示范带建设,持续推动村容村貌提升,实现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


  让本地村民有幸福感,让外地游客有归属感,这是笏朝村发展的目标。陈美利介绍,在村里,只要肯干活,就不愁没工作。除了美食街能提供上百个工作岗位外,该村还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3年,创办了村企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去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2万元。


  在做强美食产业的同时,笏朝村还注重向土地要效益。已完成168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通过与阳江市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扭转千亩“稻稻菜”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壮大农业产业经济,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笏朝村的万千味道里,看得见青山绿水,品得出乡村风味,凝结着几代人的勤劳与匠心。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到远近闻名的“美食特色村”,笏朝村锚定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目标,打响了酹镬罉、豆糠糍等市级非遗美食品牌,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入选了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接下来,该村将继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以“农耕+美食+乡村旅游”模式,打造让人流连忘返的乡村风景。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