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民声网讯(陈光 通讯员/廖宏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化州市宝圩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多管齐下绘制山水乡村新画卷,打造“化州北部新门面”,实现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奋力让宝圩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人民的生活圈更多姿多彩!
一是推进林长制工作,勾勒绿美山青图。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治镇理念,建立村级每日巡查、群众日常监督制度,严防偷伐乱伐、森林火灾现象,确保常态保持林地环境整治;同时扩大绿植范围,积极推进绿美化州生态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镇累计绿化面积13亩,绿化长度13.62公里,种植鹅肾树、黄金熊猫、茶花树、橘红等树苗6433株,为绿美化州生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推进河长制工作,描绘碧波秀水图。加强镇各职能部门联动,联合执法队、派出所严打违规倾倒、违法排污等破坏河湖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广泛凝聚干部力量,定期不定时开展村(居)内河道巡护。全镇2023年河长开展巡河累计超1200人次,累计发动清理河道人数300余人次,投入资金16万元累计清理河岸垃圾20余吨,清理河道漂浮物总面积1.8万平方米。三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抒画和美乡村图。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领导小组,严格实施镇、村、党员干部“包片到户”的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将工作责任压实到每个干部。多级联动以美丽宜居村为目标,构建“镇+村+网格员”全方位无死角的整治网络,同时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效推进。2023年全镇已完成75条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辖区内建设并正常运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42座,累计达到美丽宜居行政村数10条,达标率达90.9%。 在既往工作初显成效的基础上,宝圩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让“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凝聚起造就和美乡村的强大合力,让绿色成为美丽宝圩的底色,让广袤的农村更加宜居宜业,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